来源:健识局 时间:2023-05-31 04:02:12
5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则消息:对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与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垄断做出处罚:
(相关资料图)
没收远大医药违法所得1.49亿元,并处罚款1.36亿元;没收武汉汇海违法所得3092.48万元,并处罚款412.68万元 。共计罚没超3.2亿元。
这是近半年来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二起医药反垄断处罚,此前,东北制药吃到一张1.33亿元的反垄断罚单。
2022年8月1日,《新反垄断法》正式实施,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相关执行通知: 要重点关注互联网、公共事业、医药等民生保障领域。
远大医药正好是在国家要求重点关注的领域里,被抓了个现行。
远大医药和武汉汇海的垄断行为发生在原料药领域。
涉案品种是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作为血管加压类药物,这两款产品在急救中至关重要,是医生从死神手中抢回患者的重要“武器”。 2010年以来,国内能生产这两款产品原料药的,只有远大医药和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
通过包销方式,武汉汇海拿到了山西振东泰盛这两款产品原料药的销售权。至此,远大医药和武汉汇海握住了货源。
而后, 两家企业开始联手了 。
2016年6月双方约定: 武汉汇海停止销售两种原料药,远大医药成为相关原料药的独家供应商 ,也掌握了相关产品领域的独家话语权。
独家供货后,远大医药妥妥地控制了市场。市场监管总局表示,2010年以来,远大医药这两款原料药在大多数年份的市场份额为100%。
武汉汇海如何获利呢?远大医药承诺:低价向武汉汇海销售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制剂,然后再高价回购。这样一来, 武汉汇海获得高额价差,远大的药品卖高价也有了“进货价”的依据。
另外,由于远大医药基本控制了原料供应,2010年开始,远大医药制定并实施“正副肾素制剂与原料联动整合项目”,通过中断、拖延供应去甲肾上腺素原料药和肾上腺素原料药等方式, 迫使相关制剂企业低价将生产的制剂卖给远大医药,或者按远大指定的价格和销售区域卖货,“制剂企业不得自主报价”。
当然,远大也没忘了“好伙伴”武汉汇海,因此要求一些制剂企业低价向武汉汇海销售两款制剂,允许武汉汇海高价转卖。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 远大医药基本就锁定了市面上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和肾上腺素注射液两种药品的终端价格 ,成为定价、销量、市场等方面绝对的“控制者”。
2016年“两票制”实施后,远大医药没法从下游制剂企业手里雁过拔毛了,于是就规定这些企业以支付 推广费、研发服务费等名义和方式向自己返利。
因为捏住了这些制剂企业的原料命脉,远大医药控制产品价格有恃无恐。
据药监局官网,目前已获批上市“肾上腺素”类产品约95款。其中,“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类产品12款。如市场监管总局所言,这些产品看似由多家企业供应, 实际都被远大医药操控。
图源:国家药监局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剂和肾上腺素注射剂早已纳入医保。但怎奈一直供不应求, 是市场上知名的“短缺药”。
5月26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 《关于公布2023年第三批临床紧缺药品挂网采购的通知》 ,其中杭州民生药业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mg/支*10支/盒,)、和合肥亿帆生物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4ml:8mg/瓶*5瓶/盒)入围其中。
实际上,尤其是疫情以来,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经常短缺 ,远大医药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4ml:8mg/支*2支/盒)也曾被加入到 2022年第6批临床紧缺药品挂网名单中。
健识局从多个省份的挂网药品价格平台查询得知,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的价格都不高.其中,单支装1ml:1mg规格的肾上腺素注射液,价格在4.5元左右;单支装1ml:2mg规格的去甲肾上腺素,价格在25元左右。
图注:某省份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挂网概况
这样低的定价, 很容易给人造成错觉:短缺药之所以短缺,是因为企业生产成本太高,定价过低。
其实,这样五块十块的药价里面, 原料药供应商远大医药和经销商武汉汇海已经攫取了高额利润。
在证据面前,远大医药和武汉汇海的垄断行径终于曝光。5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发布《强化反垄断监管,推动医药行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文中指出远大医药与武汉汇海的合作垄断事件,推高了两款产品的价格, 时常出现短缺,被列入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 ,部分地区列入短缺药品清单,增加患者用药成本和国家医保支出。
据此,市场监管总局对两家企业做出行政处罚,其中没收远大医药违法所得1.49亿元,并处罚款1.36亿元;没收武汉汇海违法所得3092.48万元,并处罚款412.68万元。5月28日,远大医药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接受处罚并在积极整改,相关罚款占全年营收3.48%,占利润15.85%,预计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50种只有一家企业具备生产资质, 44种只有2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左右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企业生产。
“生产环节的市场高度集中是原料药垄断案件频发的重要诱因”,接下来,从源头入手,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或将是相关部门对原料药领域的清查方向。
撰稿|烟酰胺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何安盈
图源|视觉中国
# 原料药垄断##远大医药##肾上腺素#
停车开始收费,村民却连连叫好?看这个村如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老人独自去公共澡堂泡澡,被发现时已溺亡
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北京未来产业方向明确
津潍高铁滨州至潍坊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 拉开箱梁正式生产序幕
街头的“无人糖水铺”火了 你留意过这些饮品的资质吗?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51%
美媒:拜登支持率持续下滑,民主党慌了
苹果iOS 16.6.1正式版发布:修复ImageIO漏洞
专注X射线采集与AI识别技术,霍里思特获国风投领投数亿元B轮融资
武汉光谷花山街与恩施三岔镇开展结对帮扶洽谈
腾势品牌出海布局加速 计划2024年进入欧洲市场
橙汁汽水行业股票一览(2023/9/8)
快讯2023-09-08 16:03:32
华海药业(600521):业绩稳健 制剂业务快速增长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智能手机与非智能区别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汽车之家超级补贴活动圆满收官
襄阳轴承:请关注公司已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工行抚州分行纪委三举措用好“第一种形态”
“格力金投”战略投资“埃克森新能源”,共谋新能源电池市场风口_全球快资讯
首开股份(600376)6月7日主力资金净买入81.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