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3-06-08 06:15:39
【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天文学家对恒星的“考古”有了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带领国际团队,发现了目前观测到的最古老的一颗恒星,组成它的物质源自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此前,这种特殊超新星仅被理论研究预言,现在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观测证据。昨天,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宇宙大爆炸后曾诞生了一批仅含有氢、氦和少量的锂元素的第一代恒星。此前的研究发现,如果第一代恒星质量超过太阳的8倍,便会在形成数百万年后爆炸,演化为超新星,爆炸后的物质含有更丰富的元素,为第二代恒星的形成提供了原料。我们最熟悉的恒星——太阳,是一颗年轻的恒星。从古老的第一代恒星到年轻的太阳,随着恒星内核不断发生核聚变,恒星中的元素既有传承,也逐代丰富。
巡天望远镜的光谱分析,能够“看”到特定恒星的元素含量。通过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低分辨率光谱和日本昴星团望远镜高分辨率光谱数据,科研团队发现了一颗化学元素极为特殊的恒星——LAMOST J1010+2358。“它的特点极为突出,在目前已知恒星中,钠含量最低,锰、钴等元素含量也很低。和其他恒星放在一个坐标系里对比,它明显是个‘异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邢千帆说,对这颗星的观测结果与对不稳定超新星的理论计算结果高度吻合。此前仅存在于理论假设中的对不稳定超新星,终于有了观测证据。“我们很难直接观测到第一代恒星,这次发现的对不稳定超新星就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久远的超新星爆发。根据计算,它的前身星是个‘大胖子’,体重相当于260个太阳。”
为何要苦苦寻找恒星的“祖先”?邢千帆给出了一个浪漫的答案:“我们想要知道,恒星的故事是怎样开始的。”第一代恒星发出照亮宇宙的第一缕光,也是宇宙金属元素的最初来源,推动了宇宙的演化。后续,科研团队还会继续开展探索,结合郭守敬望远镜的数据库扩大恒星样本的环境跨度,为恒星的形成与演化绘就更完整的图像。
停车开始收费,村民却连连叫好?看这个村如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老人独自去公共澡堂泡澡,被发现时已溺亡
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北京未来产业方向明确
津潍高铁滨州至潍坊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 拉开箱梁正式生产序幕
街头的“无人糖水铺”火了 你留意过这些饮品的资质吗?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51%
美媒:拜登支持率持续下滑,民主党慌了
苹果iOS 16.6.1正式版发布:修复ImageIO漏洞
专注X射线采集与AI识别技术,霍里思特获国风投领投数亿元B轮融资
武汉光谷花山街与恩施三岔镇开展结对帮扶洽谈
腾势品牌出海布局加速 计划2024年进入欧洲市场
橙汁汽水行业股票一览(2023/9/8)
快讯2023-09-08 16:03:32
华海药业(600521):业绩稳健 制剂业务快速增长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智能手机与非智能区别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汽车之家超级补贴活动圆满收官
襄阳轴承:请关注公司已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工行抚州分行纪委三举措用好“第一种形态”
“格力金投”战略投资“埃克森新能源”,共谋新能源电池市场风口_全球快资讯
首开股份(600376)6月7日主力资金净买入81.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