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时间:2018-08-13 09:05:24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非洲近年来刮起一阵猛烈的“美白风”,认为浅肤色是走向成功的关键。然而,由于相关行业缺乏规范,非洲市面上流通的诸多美白产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
据法新社10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尼日利亚是非洲头号“美白大国”,该国多达77%的女性日常都有使用美白产品的习惯。多哥、南非和马里以59%、35%和25%的比例分列2至4位。在这些国家当中,人们对于“美白”的追求不分年龄段,用户群体大体呈现出“老一辈抹油、年轻一辈服药加注射”的特点。
在一些极端案例中,有女性甚至把“美白”带进了“胎教”,例如加纳就有不少妇女怀胎时就开始为孩子专门服用药物。
在这股“美白”狂潮中,不少人为追求“美丽”而付出了惨重代价。据尼日利亚新闻网“Naji”报道,该国一位年轻的姑娘从23岁时开始“美白”,没想到几年后面部灼伤,皮肤萎缩、全身血管凸起。近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某诊所,一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母亲,使用胡乱调和的“美白霜”给年仅两个月大的孩子大量涂抹,导致后者身上起满了大块的脓疮。
在非洲一些国家的文化部门看来,当地人痴迷于“变白”,这种心态源于“殖民主义的遗毒”,折射出的是消费人群本身的自卑感,而这种心态极大地侵蚀着非洲社会。如今,这种“白贵黑贱”的观念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已根深蒂固,成了某些人就业、择偶的基本参照。专家称,旺盛的需求近些年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美白行业的野蛮增长,各种美容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三无”产品成批量涌入市场。受消费水平所限,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享受到有保障的产品,大多数普通民众只能在街摊、黑市上购买不明成分调和而成的劣质品。
专家警告,这些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和生殖系统、肝肾功能造成严重伤害,严重者会导致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
停车开始收费,村民却连连叫好?看这个村如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老人独自去公共澡堂泡澡,被发现时已溺亡
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北京未来产业方向明确
津潍高铁滨州至潍坊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 拉开箱梁正式生产序幕
街头的“无人糖水铺”火了 你留意过这些饮品的资质吗?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51%
美媒:拜登支持率持续下滑,民主党慌了
苹果iOS 16.6.1正式版发布:修复ImageIO漏洞
专注X射线采集与AI识别技术,霍里思特获国风投领投数亿元B轮融资
武汉光谷花山街与恩施三岔镇开展结对帮扶洽谈
腾势品牌出海布局加速 计划2024年进入欧洲市场
橙汁汽水行业股票一览(2023/9/8)
快讯2023-09-08 16:03:32
华海药业(600521):业绩稳健 制剂业务快速增长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智能手机与非智能区别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汽车之家超级补贴活动圆满收官
襄阳轴承:请关注公司已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工行抚州分行纪委三举措用好“第一种形态”